芬兰的历史
芬兰的原史时代 –1323
从公元前8800年的冰川时代起,芬兰就有人类居住。人类首先在远古水路附近定居。芬兰自古就是繁华的商路必经之地。芬兰最古老的城市图尔库,其名称是指经商之地。
有关芬兰的文字记载历史开始于12世纪至13世纪期间。十字军东征时期,芬兰被纳入了罗马教皇统治范围,并加入了中世纪汉萨商业网。
天主教从瑞典传入芬兰,东方的东正教则从现今俄罗斯的诺夫哥罗德传入。瑞典和诺夫哥罗德为了争夺芬兰的统治权开始了战争,直至1323年签署的《什利谢利堡条约》结束。条约规定,芬兰的西部归属天主教,东部则归属东正教。直至今日,这条宗教界限依然存在,但是日后的宗教改革将天主教转变成了路德教派。
瑞典帝国统治时期 1323–1809
自1323年《《什利谢利堡条约》之后,芬兰的部分领土被归入了瑞典帝国。芬兰历史中有500年的瑞典统治时期。芬兰作为瑞典东部的军事缓冲区,其边界也随着多次战争而不断变化。
在瑞典帝国统治期间,芬兰人开始不断接受并最终融入西方文化传统,于是当今的芬兰人都认为自己是西欧人。当时,芬兰士兵虽然加入了瑞典兵团,在中欧血腥战斗了三十余年,但同时仍然与东方的商业中心和东东正教堂保持联系。
重要历史事件
1523年,古斯塔夫·瓦萨就任瑞典国王,瑞典解脱了中世纪北欧国家联盟,恢复独立。
1543年,首个芬兰语字母表在芬兰发行。
1550年,设立赫尔辛基,旨在和塔林争夺波罗的海贸易。
1640年,芬兰的第一所大学在图尔库设立。
俄罗斯帝国统治时期 1809–1917
1808–1809年期间,俄国从瑞典手中夺取了芬兰。芬兰成为沙皇俄国中的自治大公国,并继续沿用瑞典统治时期的大多数法律。俄国统治期间,芬兰转变成了特别行政区,在沙皇的政策下繁荣发展,在此期间建成了赫尔辛基中心城区。
1899年起,俄国开始限制芬兰大公国的特殊地位。虽然芬兰没有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,但芬兰却受到了民族主义的影响。1906年,芬兰议会成立,并于1907年进行了全民选举。1917年12月6日,芬兰宣布独立。在俄国十月革命中获得政权的布尔什维克于1917年12月31日承认了芬兰的独立。
重要历史事件
1812年,赫尔辛基成为芬兰首都
1827年,古都图尔库被大火吞噬,赫尔辛基的地位提高
1860年,芬兰发行了本国货币–芬兰马克
1906年,第一次有普遍投票权,且男女均可投票的选举
1917年12月6日,芬兰宣布独立
独立初期 1917–1945
独立初期的芬兰非常脆弱。独立不久,芬兰就陷入了血腥的内战。内战双方是由工人组成的红卫军和由政府官僚组成的白卫军。白卫军得到了德国的支援,而红卫军的背后是俄罗斯。内战以白卫军的胜利告终。
由于惧怕邻国苏联可能会威胁到国家安全,芬兰强烈依附德国势力。30年代,右翼运动和极右翼运动在芬兰,乃至整个欧洲盛行。
1939年8月,纳粹德国和苏联协定,将芬兰划入苏联势力范围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芬兰与苏联之间有过两次战争。虽然两次战争均以芬兰战败告终,但导致了苏联无法在芬兰征兵。二战历史仍然影响现今芬兰民众情感。
独立后的芬兰在战争中成功地保卫了大多国土的完整,20世纪初期的战争巩固了芬兰的独立地位。
重要历史事件
1918年,红卫军和白卫军之间的内战爆发
1921年,颁布了《义务教育法》,规定所有年满6岁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
1939–1940年,芬兰和苏联之间的冬季战争爆发,芬兰不得不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
1941–1944年,芬兰和苏联之间的继续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
战后重建、工业化和冷战时期 1945–1991
沦为战败国的芬兰不得不向苏联以商品的形式支付巨额赔款。战争赔款包括火车、轮船和原料等。芬兰通过贷款和援助生产了大量的商品。在此期间,芬兰也成功地完成了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变。工业化后,农民人口开始向城镇迁移。
1948年,芬兰和苏联签署了《芬苏友好协定合作互助协定》,保证两国在遭受外部威胁时互相提供援助。芬兰实际在整个冷战期间都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,对苏联的惧怕也影响了芬兰的外交和内政。
重要历史事件
1948年,芬兰和苏联签订了《芬苏友好协定合作互助协定》
1952年,赫尔辛基夏季奥运会
1968年,芬兰开始设立基础教育学校
欧洲时期 1991年至今
苏联解体和80年代贷款造成的经济泡沫让芬兰在90年代陷入了经济萧条。90年代初时经济最萧条的时期,芬兰失业率剧增,企业纷纷倒闭,国库日渐亏空。
大概从1995年起,芬兰的经济开始复苏,手机制造商诺基亚成为了芬兰的黄金品牌。1995年,芬兰正式加入欧洲联盟,并成为第一批使用欧元的国家。
重要历史事件
1991年,芬兰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
1995年,芬兰正式加入欧盟
2000年,芬兰学生在首届PISA(国际学生能力评估)测试中夺冠
2002年,欧元成为芬兰法定货币
2007年,诺基亚占有40%的世界手机市场份额
2023年,芬兰加入北约